用戶把信息通過網絡(LAN、WAN和Internet)存儲到連接在網絡上的存儲設備,或通過網絡從連接在網絡上的存儲設備中獲得所需信息的過程,叫做網絡存儲。用戶可以從企業的存儲網絡中獲得企業的產品信息,企業可以借助存儲網絡進行各種商業活動。
一 網絡存儲技術的發展
按照存儲設備與網絡的連接方式,主流的網絡信息存儲系統有直接存儲(DAS)、附網存儲(NAS)和存儲局域網(SAN)三種形式。傳統存儲結構多采用DAS,現代網絡應用的快速發展對傳統存儲提出了極大的挑戰。促進了以NAS和SAN為代表的網絡存儲技術的成熟和快速普及。除此之外,還出現了多種新的網絡存儲技術,如基于IP的SAN、對象存儲技術等。
(1)直接存儲(DAS)
DAS是一種以服務器為中心的存儲結構,各種存儲設備通過IDE或SCSI等I/O總線與服務器相連。所有的客戶端請求與數據傳送都通過服務器,由于存儲系統附屬于服務器,受服務器總線技術限制,DAS的可擴展性較差,并且當客戶連接數增多時。服務器將成為整個系統的瓶頸。所以,DAS存儲方式難以滿足現代社會對網絡存儲系統大容量、高性能、動態可擴展等方面的要求,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是將訪問模式從以服務器為中心轉化為以設備和網絡為中心,這導致了網絡存儲技術(NAS和SAN)的普及與發展。
(2)附網存儲(NAS)
NAS是一種以設備為中心的存儲結構,可以直接連接到網絡向用戶提供文件級服務,具有簡化的實時操作系統,它可以將硬件和軟件有機的集成在一起,用以提供文件服務。目前采用的協議是NFS和CIFS,其中NFS應用在Unix環境下,最早由SUN開發,而CIFS應用在NT/Windows環境下,由Microsoft開發。
(3)存儲局域網(SAN)
SAN是一種以網絡為中心的存儲結構,按照SNIA定義,SAN是一種利用Fibre Channel等互聯協議連接起來的可以在服務器和存儲系統之間直接傳送數據的存儲網絡系統。SAN是一種體系結構,它是采用獨特的技術(如FC)構建的、與原有LAN網絡不同的一個專用的存儲網絡,存儲設備和SAN中的應用服務器之間采用的是block I/O的方式進行數據交換。
(4)基于IP的SAN
在實際應用中,基于IP的SAN以其優異的性能成為網絡存儲領域的研究熱點。基于IP的SAN互連技術主要包括:FCIP,iFCP、iSCSI、Infiniband。
FCIP技術原理是將FC幀封裝到IP數據包中,再通過IP網絡傳輸到另外一個FC的SAN,目的SAN接收到這個IP包后,將其解包使其恢復成封裝之前的FC幀,通過FICP可以方便的實現兩個距離較遠的SAN在Internet網絡上互相通信。
iFCP是將FC協議映射到TCP協議之上,和FCIP不同,FCIP是一種隧道協議,除了將FC幀封裝成口數據包以外,不對FC幀進行任何處理,而iFCP則是一種網關協議,它對FC幀進行協議轉換,重新用TCP/IP協議來表達FC幀。它必須對FC幀進行更多的處理,如讀取FC幀的頭部,理解其地址。并用IP地址方式來表示。
iSCSI技術原理是將SCSI協議映射到TCP/IP數據包,在IP網絡上傳輸,到達目的節點后,再回復成封裝前的SCSI命令,從而實現SCSI命令在IP網絡上直接、透明傳輸。
Infiniband是一種可簡化和加快服務器之間的連接,以及服務器與其它相關系統(諸如遠程存儲和網絡設備)之間的全新輸入/輸出(I/O)技術。它的結構設計非常緊密,大大提高了系統的性能、可靠性和有效性,能緩解各硬件設備之間的數據流量擁塞。Infiniband技術目前主要被較大的數據中心采用。
(5)對象存儲技術
一個存儲對象是存儲設備上多個字節的邏輯組合,它包括訪問數據的屬性,屬性描述、數據特征和阻止非授權用戶訪同的安全策略等,對象的大小可以變化,它可以存放整個數據結構,如文件、數據庫表、醫學圖像或多媒體數據等。存儲對象具有文件和塊二者的優點:像數據塊一樣在存儲設備上被直接訪問;通過—個對象接口,能像文件一樣,在不同的操作平臺上實現數據共享。
二 數據存儲應用的最新特點
(1)數據成為最寶貴的財富
數據是信息的符號,數據的價值取決于信息的價值,由于越來越多有價值的信息轉變為數據,數據的價值也就越來越高,數據丟失對于數據擁有者來講,損失是無法估量的,甚至是毀滅性的,這要求數據存儲系統具有卓越的系統可靠性。
(2)數據總量呈爆炸性的增長
人們的信息活動中不斷產生數字化信息,各種新型應用也層出不窮,如流式多媒體、數字電視、IDC、電子商務、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等,因此造成數據總量呈幾何級數增長。因為永遠都會有新的數據產生,所以對存儲容量的需求是沒有止境的。
(3)I/O成為新的性能瓶頸
目前,計算機的主要應用模式已經轉化成數據的存儲與訪問,由于受機械部件的限制,磁盤數據訪問時間平均每年只能提高7%-10%,數據傳輸率也只能以每年20%的速度發展,而同時代微處理器和內存系統正以平均每年50%-100%的速度發展,處理機與磁盤之闐的性能差距已經越來越明顯,數據存儲系統已經成為計算機系統新的性能瓶頸,即所謂的I/O瓶頸。
(4)全天候服務成大勢所趨
在電子商務和大部分網絡服務應用中,24小時×7天甚至24小時×365天的全天候服務已是大勢所趨,這要求現代數據存儲系統具備優異的高可用性。
(5)存儲管理和維護要求自動化、智能化
以前的存儲管理和維護大部分工作由人完成,由于存儲系統越來越復雜對管理維護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因管理不善造成數據丟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這要求現代存儲系統具有易管理性。最后是具有智能的自動管理和維護功能。
(6)實現多平臺的互操作和數據共享
由于歷史原因,存在著多種信息平臺,這要求存儲系統能夠實現多平臺的互操作和信息共享。從而具有高度的系統開放性。
三 結語
IT技術的發展經歷過三次浪潮。第一次是以處理技術為中心。以處理器的發展為核心動力,產生了計算機工業,促進了計算機的迅速普及和應用;第二次以傳輸技術為中心,以網絡的發展為核心動力,這兩次浪潮極大地加速了信息數字化進程。進而引發了IT技術的第三次浪潮:存儲技術浪潮,在新的技術浪潮中,數據存儲的應用將面臨—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hanmeixuan.com/
本文網址:http://www.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3944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