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和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企業信息化的規模和終端數量都給IT部門提出了更高要求。在2013年中,桌面虛擬化借助云計算的勢頭以云桌面或者云終端的概念獲得快速發展。
那么,在即將到來的2014年,桌面虛擬化市場又會有哪些新的發展趨勢呢?
1.VDI桌面虛擬化競爭激烈,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自從citrix把2010年稱為中國桌面虛擬化元年開始,每年都在宣傳桌面虛擬化的春天已經到來。但不幸的是總是預言落空,桌面虛擬化市場始終不溫不火。
直到2013年下半年,一來借助三大運營商的數據中心云桌面、各城市云計算等概念之風,不少單位開始嘗試引入VDI桌面虛擬化來解決移動終端設備的數據安全問題,二來KVM(KVM全稱為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是Linux下x86硬件平臺上的全功能免費開源虛擬化解決方案,包含一個可加載的內核模塊kvm.ko提供和虛擬化核心架構和處理器規范模塊。)從2012年開始更加易于被改造成VDI桌面虛擬化產品,而且是免費開源的,因此2012年前后出現了大量新注冊的軟件公司,以KVM為核心基礎,進行簡單的應用管理界面開發后包裝成VDI桌面虛擬化產品,迅速形成了上百家桌面云或者虛擬桌面的所謂云計算公司。
2014年中國的VDI桌面虛擬化市場繼續增長,預測金額超過15億,其中以VMware、Citrix和Microsoft三家產品為主,他們技術優勢明顯,無論是各種應用組件功能、整體解決方案水平和產品穩定性方面都遠非KVM解決方案可以比擬,占據至少85%以上市場份額。
在國內企業方面,華為一方面OEM著citrix的產品打包搶占高端客戶,一方面開始自主開發VDI桌面虛擬化產品,先選擇低端客戶進行試點推廣,以華為的實力應該在2014年可以獲得VDI桌面虛擬化的一席之地。
深信服在基于沙盒技術的桌面安全方案“無疾而終”后開始投身在KVM之上,在2013年下半年推出了相關VDI產品,并借助渠道資源優勢開始大肆推廣,相信在2014年的中低端市場上能有不俗表現。除此之外,由于有著KVM這一免費開源的VDI桌面虛擬化核心的存在,國內外一流的大型IT公司或者軟件企業大多數都開始了相關產品的研發,作為公司云計算戰略的組成部分。加上國內大大小小的所謂云計算公司,2014年大概至少有100家以上的VDI桌面虛擬化產品在爭奪不到10%的市場空間,競爭極為激烈。
2.VOI/IDV等新型桌面虛擬化開始嶄露頭角
隨著近幾年VDI桌面虛擬化的推廣,在展現出對數據保護、移動辦公等優勢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缺點:服務器和存儲資源投入巨大,根據IDC統計數據,整個VDI部署成本中存儲成本的比例高達41%。同時,單個VDI桌面虛擬化用戶一次可能消耗的IOPS數量高達500-600,當一個VDI用戶占據大量IOPS時,該網絡上其他用戶的虛擬桌面性能就會下降,這也意味著后續需要不斷追加服務器和存儲的投入成本,令很多企業級用戶對未來不可控的投入頗有顧慮。而對3D圖形圖像設計、視頻會議、1080P高清影像等支持效果不佳的問題也始終困擾著用戶。
高清圖像和視頻流等應用是未來信息發展的新趨勢和必備技術,如果無法保證良好的效果,那么終端的使用者是無法接受的,這也成為VDI桌面虛擬化的重大阻礙。同時,國內網絡環境仍然以百兆為主,帶寬和質量都無法保證,VDI桌面虛擬化不可離線的特性使得用戶在使用中容易出現卡頓或者掉線問題。
VDI桌面虛擬化的這些缺陷并不是某家產品存在的,而是整個VDI架構所決定的,短期內難以改變。因此,在2013年我們看到了包括聯想(MOKAFIVE)、MIRAGE、VESYSTEM、HP、智恒科技等廠家在內的多種新型桌面虛擬化的出現。這些新的桌面虛擬化產品或者稱為VOI(Virtual OS Infrastructure,早期由IBM提出),或者叫做IDV(Intelligent Desktop Virtualization,早期由Intel提出),其主要特點就是操作系統集中管理,基于終端資源進行運算,將VDI桌面虛擬的“統一管理,集中計算”的模式變成“統一管理,分布計算”的模式。
VOI/IDV模式的出現,解決了VDI桌面虛擬化的不足,他們能夠充分利用終端資源,輕松實現對3D圖形圖像、視頻會議和高清影像的流暢支持,一臺部門級服務器即可支持超過300臺的終端機器,并能夠在離線或者無存儲介質時繼續工作,整體投入大概只有VDI的不到一半,而且在后期無需大量投入服務器和存儲。這些產品特性正好滿足了大量想部署桌面虛擬化實現集中管理但VDI又無法適應其業務環境的用戶的需求。
預測在2014年VOI/IDV桌面虛擬化市場將超過5億元,主要市場方向側重在高校電子教學、醫療信息化、軍工涉密網、電力、設計院所、金融營業廳、證劵等對高清影像、3D設計、視頻會議等應用有需求或者分支總多,帶寬較小的環境。由于中國信息網絡和用戶習慣的特殊環境,VOI/IDV桌面虛擬化未來幾年的增長速度甚至可能超過VDI桌面虛擬化。
3.VDI桌面虛擬化洗牌加速,國內小廠家難以生存
目前,國內號稱VDI桌面虛擬化的小廠家眾多,但由于都是基于KVM、XEN或者RDP等開源產品進行的二次開發,本身不具有核心技術,在市場競爭中難度很大。通常VDI小廠家都是以云桌面或者云計算公司出現,編造各種專業名稱和術語,就怕用戶知道是基于KVM和SPICE協議的產品。同時,國內小廠家通常采用微博推廣、搜索引擎優化等方式來進行網絡營銷,編造各種虛假客戶案例。
但是隨著用戶認知水平的不斷提升,基本已經很難相信例如:完全獨立開發的遠程顯示協議、1臺部門級服務器能支持100個VDI客戶端同時跑1080P高清、產品穩定性和性能超過Citrix等過火的宣傳口號。而一旦進入測試,KVM和XEN等本身存在的重大缺陷隱患暴露無疑,性能低,穩定性差、外設兼容性差、各種應用組件不完善等問題直接被淘汰出局,只能靠低價和商務關系來進行市場銷售。
而自從2013年華為、深信服等強渠道公司介入后,小型VDI桌面虛擬化廠家日子愈加難過。華為主打整體解決方案,從瘦客戶機到交換機到服務器到存儲,軟硬件一體,甚至可以做到VDI桌面虛擬化軟件免費,通過硬件營收的模式強勢介入,小廠家之前的低價+關系模式不堪一擊。同時由于KVM的開源,任何一個軟件公司都可以在一年完成VDI桌面虛擬化的基本功能模塊,各家產品除界面外差距很小。因此,小廠家也很難找到愿意深入合作的大型IT集成公司,各大IT集成公司都是在集成項目中直接帶入自己的VDI桌面虛擬化產品。
我們預測在2014年將有超過1/3的VDI桌面虛擬化小廠家(或者稱為桌面云/虛擬桌面企業)倒閉,超過50%的小廠家苦苦支撐或者轉型。
4.偽虛擬化產品大量出現,魚目混珠
中國人從來不乏智慧,尤其善于追隨新概念。譬如大數據,每家公司都說自己搞大數據;譬如云計算,處處都是云公司,言必稱云戰略,而隨著桌面虛擬化概念的興起,也同樣會出現大量的偽桌面虛擬化產品。特別典型的就是原來的網絡還原卡、網絡同傳系統,或者多媒體教學管理系統的廠家搖身一變就變成了桌面虛擬化廠家。
預測2014年有越來越多的還原卡或者無盤工作站廠家,都開始改名成所謂的桌面虛擬化產品,同時伴隨著“獨一家”的新技術名稱出現。通常來說,最簡單的判斷的方式就是查看該產品1.0版本的名稱即可有所了解,而一般產品中有節點、快照、廣播或者組播等名稱的基本都是網絡還原卡或者多媒體電子教學軟件。另外,不能支持無DHCP啟動,不能在斷網時使用的通常是無盤工作站的產品。由于這些產品技術的局限性,一般的客戶都只能集中在電子教室或者電腦硬件型號基本一致的環境中,很少看到在金融、電力、醫療等復雜應用行業中出現。因此,2014年預測魚目混珠者將在教育、軍工科研等行業出現,但也將在2015年底左右,偽桌面虛擬化將隨著桌面虛擬化的普及而逐步退出市場。
5.VDI桌面虛擬化逐步淡出手持移動終端
VDI桌面虛擬化是目前支持平板、手機等手持移動終端設備效果最好的桌面虛擬化技術,也有不少用戶是為了解決應用程序,在手持設備上的使用而購買VDI桌面虛擬化。而隨著日益增加的個人終端移動設備、日益普遍的社交網絡、日益復雜多樣的應用,以及云計算和大數據時代的演進,改變了IT服務的交付和消費方式,也改變了當今的IT格局。越來越多的業務應用系統開發商開始提供移動客戶端來支持移動手持設備。
在醫療行業最為明顯的是之前有醫院采用VDI桌面虛擬化來實現在平板上運行Windows系統,然后通過IE訪問電子查房系統進行統計。而現在越來越多的電子查房系統的醫療行業開發商開始提供電子查房系統的app應用程序,醫院可以直接在平板上安裝app客戶端進行訪問,速度更快,體驗更好,因為通常平板或者手機的屏幕較小,在之上運行windows桌面視覺和觸摸點擊效果差。尤其是隨著HTML5甚至WebOS的發展,手持終端未來的最大趨勢是瀏覽器即桌面,用戶更愿意通過手機設備直接訪問業務應用,而不是通過VDI桌面虛擬化再跳轉一次,既增加了大量的服務器和存儲成本,又遠不如手機app客戶端的良好體驗。
金蝶、用友、易聯眾等眾多行業應用系統開發商從2011年開始就開始不斷嘗試將業務系統和移動互聯網結合,并在2013年逐步有產品推出。因此,預計在2014年年底左右VDI桌面虛擬化在移動手持設備的機會逐步減少,慢慢淡出,退讓給MDM這類產品。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2014年桌面虛擬化市場的五大趨勢



本文轉自:e-works制造業信息化門戶網
本文來源于互聯網,拓步ERP資訊網本著傳播知識、有益學習和研究的目的進行的轉載,為網友免費提供,并盡力標明作者與出處,如有著作權人或出版方提出異議,本站將立即刪除。如果您對文章轉載有任何疑問請告之我們,以便我們及時糾正。聯系方式:QQ:10877846 Tel:0755-26405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