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項目是一個企業管理系統工程,在引入ERP系統的過程中,實施是一個極其關鍵的環節,決定著ERP效益的充分發揮。因此,ERP項目只有在一定科學方法的指導下,才能夠成功實現企業的應用目標。
一個典型的ERP實施進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1.項目的前期工作階段。這個階段的工作主要包括:
——領導層培訓及ERP原理的培訓。主要的培訓對象是企業高層領導及今后ERP項目組人員,使他們掌握ERP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思想。
——企業診斷。由企業的高層領導和今后各項目組人員用ERP的思想對企業現行管理的業務流程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評議和診斷,找出問題,尋求解決方案。
——需求分析,確定目標。企業在準備應用ERP系統之前,還需要理智地進行立項分析:如企業是不是到了該應用ERP系統的階段?企業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ERP系統是否能夠解決?ERP系統的投資回報率或投資效益的分析?在財力上企業能不能支持ERP的實施?ERP的目的所在,到底為什么?系統到底能夠解決哪些問題和達到哪些目標?基礎管理工作有沒有理順或準備在上ERP之前讓咨詢公司幫助理順、人員的素質夠不夠高?等等。
2.軟件選型階段。在選型過程中,既要弄清企業的需求,又要弄清軟件的管理思想和功能是否滿足企業的需求。還要了解實施環境、行業或企業的特殊要求。根據這些來運行流程和功能,從“用戶化”和“本地化”的角度來為ERP選型。
3.實施準備階段(包括數據和各種參數的準備和設置)。在這個階段中,要作這樣幾項工作:
——項目組織。項目組織應該由三層組成:(1)領導小組,由企業的一把手牽頭,并與系統相關的副總一起組成領導小組。特別要注意人力資源的合理調配。(2)項目實施小組,主要大量的ERP項目實施工作是由他們來完成的,一般是由項目經理來領導組織工作,其他的成員應當由企業主要業務部門的領導或業務骨干組成。(3)業務組,這部分工作的好壞是ERP實施能不能貫徹到基層的關鍵所在。每個業務組必須有固定的人員,帶著業務處理中的問題,通過對ERP系統的掌握,尋求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和運作方法,并用新的業務流程來驗證,最后協同實施小組一起制定新的工作規程和準則。
——數據準備。在運行ERP系統之前,要準備和錄入一系列基礎數據,這些數據是在運用系統之前沒有或未明確規定的,故需要做大量分析研究的工作。
4.系統安裝調試階段。在人員、基礎數據已經準備好的基礎上,就可以將系統安裝到企業中來了,并進行一系列的調試活動。
5.軟件原型測試。這是對軟件功能的原型測試,也稱計算機模擬。由于ERP系統是信息集成系統,所以在測試時,應當是全系統的測試,各個部門的人員都應該同時參與,這樣才能理解各個數據、功能和流程之間相互的集成關系。找出不足的方面,提出解決企業管理問題的方案,以便接下來進行用戶化或二次開發。
6.模擬運行及用戶化階段。這一階段的目標和相關的任務是:
——模擬運行及用戶化。在基本掌握軟件功能的基礎上,選擇代表產品,將各種必要的數據錄入系統,帶著企業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組織項目小組進行實戰性模擬,提出解決方案。模擬可集中在機房進行,也稱之為會議室模擬。
——制定工作準則與工作規程。針對實施中出現的問題,項目小組會提出一些相應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階段就要將與之對應的工作準則與工作規程初步制定出來,并在以后的實踐中不斷完善。
7.驗收階段。在完成必要的用戶化工作進入現場運行之前還要經過企業最高領導的審批和驗收通過,以確保ERP的實施質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ERP的實施步驟
本文網址:http://www.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21039.html